参加业余比赛,又TM遇到专业的,都是忽悠!

羽球PK虎
06月16日 14:48 0 5706

你兴冲冲地打进了一个业余比赛的第二轮,发现对手是专业的,你会怎么办?认命,****惨?弃赛?投诉?

我会弃赛,说好的没有专业选手,都是忽悠。最后,连主办方也弃赛了,有老牌的主办方,办了3年,转去办歌舞选秀了。

业余打羽毛球的有3亿人,一个貌似财源滚滚的赛事市场,怎么就玩不下去了?


业余商业赛事的弊病

来自百度地图显示的经营性羽毛球球馆全国7567家,平均每个城市不少于12家球馆,2016年有对外公布的商品市场营收数据为总年收大于873亿人民币,青少年学球人数每年递增2%,羽球业余市场无疑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羽赛主办商家们的眼光也是犀利的,都发觉了业余群体的巨大可挖掘潜力,近年主攻“业余系”的比赛。但是研究发现,2014年纯业余的参与率87.3%,2015年纯业余参与率80.4%,2016年74%……是的,纯业余选手的参与度在逐年降低。

来看今年几大“业余”赛事的参赛队伍,体校选手比例 22.4%,体院羽毛球专业选手比例4.7% ,专业队退役运动员比例2%,以上有过规范、专业受训背景的“伪业余们”共占了29.1%。首轮淘汰后,纯业余剩20%左右,最精彩的下半场永远是“伪业余”选手的私人定制。

由此,可见业余商业赛事出现了一个极大的弊病:伪业余鸠占鹊巢,纯业余常期边缘化。


“伪业余”为啥搞事情?

现在国内所谓的“****业余”选手,根本找不出真正草根出身的。而这些所谓的“****业余”是谁给的勇气参加业余比赛的,梁静茹吗!

近年,只要大型或略知名的商业赛事,都渐变为少数人的追名逐利场,为了拿到冠军,可以擦边规则高价外聘运动员,甚至修改背景、地区、年龄等资料以符合大赛要求。冠军成为各种“壕”的掌上之物,比的是谁能用更多的钱砸来更专业的“伪业余”。

对于这些受过专业系统训练的“伪业余”选手来说,业余商业赛事是个捞金的好去处。参加红牛羽林争霸赛的选手爆料,这些“****业余”选手出场费高的可达5000元,还不含括赛事奖金的均摊。打几场球,5000进账,小虎君有这本事的话也心动!


主办方抓不到“伪业余”吗?

的确,要查到一个参赛者的受训背景是比较困难的。专业退役的运动员有注册在案,有过往参与专业赛事的记录,相对容易查得到;体校、体院级别的运动员,除了本地知名教练外,大部分是无从查考的,外地的参赛者更不必说。

但是,也有一部分主办方,为了比赛的观赏性,故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广大纯业余爱好者的恨事,更是整个羽毛球商业赛事产业的悲剧。


纯业余与主办方的“双败”

这个弊病,造成了纯业余者的淡漠和冠名赞助方品牌营销效果的降低。

主办方的投入只是爽了伪业余小小众,更多的纯业余大众逐年在业余赛事上流失,说明了纯业余们对业余赛事的不信任度降升,这与主办单位的营销初衷背道而驰。

再者,现在很多比赛,参赛名单刚公布,大众就能猜中结局,比赛越来越没有悬念。这极大降低了赛事讨论度,对于赞助冠名方来说,品牌营销的效果不佳;对于纯业余参赛者来说,在不公平竞争中,还能热情得起来,才是真的见了鬼!

羽球那么大市场,为何商业价值不如足球、篮球的原因是非公平竞争,业余者的参与热情降低,没了受众、没了围观,就吸引不了主办商家,即使仍坚持投放在羽毛球行业的商家,也是自知其影响力有限而不会有更多的资源投入。

以红牛羽林争霸为例,2014年达到巅峰全国设点230多个,2015年锐减至115个,到了2016年仅剩67个,2017年早过了赛期仍未开幕,内部消息红牛高层早有停办之意,今年是否停办还不可知,但已有城市收到通知取消赛点,再度缩减投入是一定了。


公平竞争是最基本的体育精神,我们渴望一个更秩序井然的羽毛球市场,业余赛事不再有伪业余,即使败了,也愿意给对手竖一个大拇指,送一个大写的服,而不是带着败给伪业余的不甘与愤恨,对羽毛球比赛逐渐失去兴趣。


作者 / 小虎君

资料 / 皮皮虎

编辑 / 小虎君

本文系PK虎原创文章,欢迎转发,但转载需获授权。


点赞
这些小伙伴都在分享
快来分享吧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