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智在于芯,遇见未来——Victor智能球拍上手体验

ddxxll2008(资深球友)
11月30日 20:45 0 26356

最近几年,智能设备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和智能家居。几年前,羽毛球拍上也开始出现智能设备,比如将一个传感器套在球拍手柄末端,便能测出挥拍速度和击球方式。但是对于我个人来说,这种在球拍上添加设备的方法很不友好,极大的改变了球拍的平衡点。但是现在,Victor智能球拍将传感器内置于底盖之中,球拍在出厂前便已经调校完成,不会影响手感。记录的数据更加准确,也更有参考价值。

Victor智能球拍分为三种,进攻拍TK i-TOUR,平衡拍HX i-TOUR,速度拍JS i-TOUR,因为手上已经有平衡拍HX990和破风拍亮剑11R,所以这次我买了进攻拍。刚见到它的第一眼,便被那银色的拍套惊艳到了。上一次HX990的拍套热情似火,让我知道拍套原来也能设计的如此好看。而这次反光的银色拍套,看上去就像是终结者的金属外壳,充满了未来的科技感。拍套上印着英文INTELLIGENCE,标明了智能球拍的智能身份。拍套的背面有一个拉链口袋,拉开拉链后会找到产品手册和USB的连接线。

进攻拍TK i-TOUR整体配色采用了白色,里面点缀了红黑,单从配色看上去并不是很有攻击性。球拍的亮点在底盖上,V记标识上有一个Micro USB接口,右侧有一个矩形的开关。通过USB口可以对球拍进行充电,在充电和打开开关时,底部的V记标识会闪烁蓝色的灯光,表示球拍已经打开。

从球拍的定价上来看,这是一款Victor的次高端球拍。想来也可以理解,毕竟智能球拍尚未普及,先用次高端拍来试试看市场的反应。虽然球拍功能很炫酷,但是作为陪伴我们征战赛场的武器,好不好打才是重中之重。打惯了各种性格十足的高端拍,突然打一下这种次高端的球拍,感觉上就两个字——舒服。这是一款非常好上手的糖水拍,虽然是进攻类型,然而拍头并不重。同时中杆弹性十足,挥拍击球时可以很轻易的借上中杆形变的弹力。

我的球拍规格是3UG5,未去底胶,拉Victor 66N线,磅数25~27。在后场击打高远球时,TK i-TOUR非常轻松,比那些中杆偏硬的高端球拍要轻松不少。但是杆软有利有弊,在高远球轻松的同时,杀球的时候反而会有点泄力。不过如果你的挥速已经达到了这样的一种境界,相信杀出去的球速也不会慢的。吊球方面中规中矩,落点和球速都还可以。

中前场上,头轻的TK i-TOUR非常灵活。在中场位置平抽挡的时候,虽然挥拍速度不及破风拍框,却足以应付激烈的对抗。而且平抽时变线灵活,威胁也不小。网前小球比较好控制,搓放推勾的技术动作都能很好的完成。

在挥拍的时候,TK i-TOUR的底盖会被点亮,这绝对能成为场上的亮点。在我热身的时候,就会有人过来问我,你的球拍底盖怎么一亮一亮的,这是什么高级球拍。不过有时候自己击球的时候,目光也会被底盖的蓝色亮光所吸引,这一点还需要多多适应啊。

在实战过程中,TK i-TOUR给我的感受就是一个头轻一点、杆软一点的HX990,不过我没有打过Victor TK系列的球拍,没有办法和进攻型球拍进行比较。在比赛时,TK i-TOUR完全不需要时间来适应,上手就能发挥战斗力。不像有些球拍,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它的击球感觉。而且因为TK i-TOUR糖水拍的特性,在单双打中都能使用,也能发挥不俗的作用。唯一的缺点就是后场杀球的时候稍微有点偏软,这样的感受可能是我平时使用的都是中杆偏硬的球拍造成的。不过对于大部分球友来说,这款球拍完全可以满足平时练习和比赛的需要了。

既然球拍这么容易上手,打感上也让人满意,那么接下来就关注下球拍的黑科技。在产品手册上扫码下载了app安装包,登陆后看到如下界面:轨迹、练习、统计、社交、个人。在使用智能球拍的时候,不需要先把球拍连上手机。它会把数据存储起来,等到下一次连接的时候,将数据同步到手机app上,球友不用担心如果手机不在身边,数据无法记录的情况。对我来说,使用智能球拍,肯定是希望它能告诉我每场比赛打得好还是不好,所以我先从统计页面开始说起。

统计页面包括挥拍次数、总挥拍时间、最高拍数和甜区命中率。app会根据这些数据,总结出打法特点和技术风格,并做出运动简评。还可以点击查看详细场次报告,里面的数据更加全面,包括非标动作占比、甜区命中率、以及各种击球动作的比例。再下面有一些统计的平均值与最佳表现,底部的图表是每拍详情。每场比赛的划分是根据球拍的静止时间来确定的,如果两次挥拍间隔时间过长,则认为你开始了下一场比赛,这个时间可以设置。个人感觉现在智能球拍对击球动作的划分还不够细致,只能区分出正反手的上手和下手击球,不能记录杀球、吊球、平抽挡、搓球这样的单项技术,略微有点遗憾。

社交和个人两个页面没什么可说的,但是轨迹和练习两个页面则让我感到惊喜。先说轨迹页面,在连接上Victor智能球拍以后,轨迹页面上会出现一个球拍,你只要挥舞球拍以后,这个页面便能绘制出你的挥拍轨迹并显示,同时还会报出挥拍速度。这样你便能看到挥拍的轨迹是否正确,在某些地方是否还有进步的空间。而在练习页面,app内置了四种挥拍模板。在球拍与手机相连时,按照平时的习惯击球,便能看到挥拍轨迹曲线与模板的相似度。如果与模板相差过大,则说明那一段的挥拍可能有点问题。配合上轨迹页面,便能自查出挥拍动作可能错在哪里,日后该如何改善。这一部分还应该包括明星教学的功能,不过此功能暂未上线。这两个页面就是自己的一个私人羽毛球教练,只要我们挥拍,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找到自己动作的缺点,修正自己的羽毛球动作。

使用了一段智能球拍之后,我觉得在数据的采集,Victor智能球拍已经做得挺不错了,但是在数据的分析上,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部分挥拍的模板还没有加入,击球数据没有办法进行更加细致的分类。不过这毕竟是胜利的第一款智能球拍,很多东西都是在摸索之中,不够完善也是在情理之中。从app的功能上也可以看出,胜利想要把智能球拍做大做全,日后也一定会持续投入。

作为第一款智能球拍产品,我个人觉得是比较成功的。基本功能都已具备,记录的数据也都是球友比较关心的,具有一定的互动和指导功能。如果你是一名以竞技为主的球友,这款球拍可以帮助你记录比赛数据;如果你是一名娱乐选手,智能球拍能让你在朋友圈里晒出不一样的照片;如果你想提升技术,它也能辅助你找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针对性的进行改善。


点赞
这些小伙伴都在分享
快来分享吧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