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说说,拿督的“欺软”与“怕硬”

gk0326
12月05日 20:37 0 17579

拿督的“欺软”与“怕硬”

我先声明两点:

第一,非常喜欢拿督的技术风格和细腻多变的手法;

第二,我并不是心理专家。这两点声明的意思是我喜欢拿督,且本文不是我的“定论”,而是与球迷们一起讨论。

拿督似乎是一个喜欢欺弱的人。在多次比赛中,对方挑球,或者回高远,拿督故意使用便步(类似散步)代替后退步伐,本来可以头顶主动打,却偏用反手回出高远球,意思是:来吧,有啥本事尽管使。

甚至还会不屑一顾地瞪对方一眼:你就这水平,差远了。有几次拿督鱼跃救球,而后就趴在地上,等对方回球后才爬起来。这些已经超出了技术要求的范畴,带有些羞辱的成分,难怪安塞龙说不喜欢他。拿督在面对一般水平运动员时,常常打出大分差,对手经常不过10,连解说洪纲都说:他面对一般选手时发挥得特别好,如果换成林丹、谌龙能打出这样的比分吗?不可能啊。

拿督的“欺软”属个人性格,没啥大不了。以拿督超一流的实力,99%的人都属于他可欺的范围,但问题就出在几个“硬骨头”上,这几个“硬骨头”才是拿督心理的“试金石”。中国有句话叫“欺软怕硬”,它揭示了很强的辩证性:“欺软”者往往“怕硬”。拿督在对阵高水平运动员时往往不“浪”,说明他会“怕”。换句话说,如果对手是林、谌,他就会自我暗示对方的“强大”,导致场上难以做到“心如止水”。

若再是大赛,很少取胜的拿督的自我暗示更会翻倍,完全做不到“以我为主”了。2016里约奥运男单决赛后,谌龙接受采访时说:这真是命,赛前李宗伟的眼神就很落没。这种“落没”,我理解就是狭路相逢勇者时的心虚,就是欠缺“亮剑”的精神。

决赛时的表现也印证了这一点,完全看不出他的风采。另外,“怕硬”还体现在遇到弱者意外强硬的挑战时,会手足无措。17年世锦赛拿督的一轮游,尽管有打法改变的原因,但心理因素恐怕也逃避不了。反观林、谌,面对弱者时一丝不苟(除非缺少胜心),面对强手时改于拼搏,不“欺软”则不“怕硬”。

我也是拿督粉,也希望他圆梦。

点赞
这些小伙伴都在分享
快来分享吧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