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爱又恨的业余混双——从男球友视角,给女搭档的一些建议

浅蓝1
12月05日 23:07 0 9727

        很多女球友,总是碰不到球,或者一碰就高、就出界、就下网,再或者每每送到对手手里,常常要抱歉的喊着“我又抢了”等等。其实也很理解,因为业余女球友往往只负责双打前场,缺少单打照顾全部场地、或在双打中照顾前场、后场的不同实战经验,这样就很难建立全场意识。

        太多的就不说啦,稍微梳理一些要点,送给有需要的女球友。

一、练好发球。

        或许,发球是我们唯一可以接近职业选手的技术了,毕竟不需要太多身体素质的支撑。实在没有理由做不好......

        首先,高度和稳定性要有保障,不能一发球就被对手砸地板。

        其次,还要去观察对手的站位和意图,比如站的比平时靠前、压低了重心,那就是要扑网了,最好发后场。心里也要对对手的能力有一个大概判断,我需要发的多快、多高,才能保障他接不到、或者接的不舒服。

        要观察对手的身体朝向、持拍方向,是反拍在接,还是正拍在接?要尽量避免发给对手顺手球,就是拍面不用变,就能顺着打下来的球。

        一般来说,保守的站位,给你的接发压力会小一些,你需要保持稳定即可。偏激的站位,虽然在处理特定线路的球时,威胁会大很多,但处理别的线路可能就会比较难受,你需要准确的阅读、应变。

        包括,你发球的节奏,就是从准备到发出球时间的长短;发起的落点,就是离网近一点、还是离网远一点,都有很大讲究,有时发一个速度快、离网远的球,反而效果会更好。

         总而言之,发球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谈一个场景,有些女球友,对手没有给她什么接发压力,站位很靠后,但是她还是要一场偷个3~4个后场,要么直接出界,要么被拍死,这就是没有目的性的表现。发后场的目的是牵制对手的站位和意识,保护你的小球,既然对手放弃了在接发小球环节建立优势,何必冒险发后场?

        还有给对手女选手发后场,最忌发出界,一般混双女接后场球都不必备进攻能力,你只要发的差不多,就可以了。

        最后无论怎么发球,一定要去跟下一拍。不要缩在网下不管了。考虑到跟进的问题,除非对手有明显破绽,一般以发中线近网球为宜,因为对手分不出大角度,无论是你、还是你的搭档,都会更好处理第三拍。如果你发了明显偏向某半边的球,比如左边,身体也要跟随移动一小步,否则对手或推或放直线,你就容易失去高点处理的机会。

         一句话,发球更讲究的是战术策略,并不需要太多身体素质。而且,自己就可以练习,成本较低。实在是老少咸宜、居家旅行必备的技术。所以,谈的多了一些。

 

二、不要站中间。

        除了身体素质超强的,即使站中间、也能兼顾两边的以外,站中间就意味着接不到球。

        有很多原因,就不展开了。说一点一般大家会忽略的,就是转体的问题。

        你站在左边,那么左半场的球可以优势处理。同时,意识可以照顾右半场,做好启动准备,最多一个转体。

        但是你站中间,就需要向两侧准备启动,不知道往哪边转体,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再谈一点配合的问题,无论是男双还是混双,前场人是有主动权的,他/她可以选择去抓任何线路,其余的交给后场补位。你抓左边也好,右边也好,只要你明确了站位,你的后场搭档也会明确需要帮你补哪里。比如,你抓左前场,你搭档会站在你的右后方,帮你补三点的位置,很合理。但是你站中间,你的搭档完全不知道你要接哪边的球,他就只能也站中间(你身后),这时出现边路球,你们就会很难受,一般都很被动。更被动的就是,你动了一下,发现接不到,又退了回来,你搭档还要二次启动去接球。

        加一句,无论你站哪里,一定要提前到位,就是说在对手挥拍击球的时候,已经站稳了等着,而不是临时启动。否则就容易出现,冲到右边,结果球到了左边。而且,你的搭档也没有时间帮你补位了。这个时机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三、有时不发力,比发力好。

        最忌一发力,推到对方后场男选手手里。如果和对方女选手拼网前不占优,建议推两腰。不解释了。

四、慎起球。

        一般来说,起球就要尽量到位,尽量参与小半侧的防守。否则,对方男选手杀两边线,再结合轻吊、突然杀中路等各种变化,是真的很难防。

 

        说的太琐碎了,太晚了,就大致说这些吧。

        女球友如果与给男搭档的建议,也热烈欢迎留言交流。毕竟,分工不同、角色不同,感受也大不相同,只有多交流,才能共同进步。

        OVER~

 

 

 


点赞
这些小伙伴都在分享
快来分享吧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