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风拙见之羽毛球拍的挥重

御风001
03月05日 11:30 0 33864

为了帮助广大球友更好的选择羽毛球拍,半年前无聊时写了一篇《如何挑选合适的球拍》,近日无意中看到球友的回帖中提到了挥重对选拍的影响,这是之前被我忽视了的(其实当时我就没听说过挥重,流汗中)。为此这两天思考了一下,现在谈谈自己对挥重的认识。

对于球拍挥重有不同的定义,我认为最恰当的是人在挥动球拍时所需施加的力的大小。球拍越重挥重越大;平衡点越大挥重越大;握拍越靠下挥重越大。以上几点很容易理解,常见的挥重仪测量的也是以上三点的影响。但挥重仪得出的数据往往同人的真实感受不一致,原因在哪里呢?

首先人在挥拍时,转轴并不在手柄某处(挥重仪的设计是以离球拍底盖10厘米的点作转轴)而是手腕、手肘,甚至肩膀腰部。对挥重仪来讲在手柄处增加重量对挥重没有影响,但如果在此处增重的球拍拿到手里挥重自然就增加了。

此外还有两点影响挥重的因素容易被忽视,一是中杆硬度,一是球拍风阻。

中杆硬度不同,在挥拍时球拍变形不同,软杆变形大力臂变小,挥拍省力,感觉挥重小。同时由于球拍变形同样的挥速,硬杆的球拍比软杆球拍到位更快,也就是说软杆需要做功的时间更长,功率小,用力小,挥重也小。综合上述两点,中杆硬度和挥重是正相关的。

球拍的风阻大小对挥重的影响在低速时不明显,根据阻力公式可见,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当挥拍速度加快时,阻力就对挥重影响明显了。为了减小风阻的影响,各大公司使出浑身解数,比较典型的是破风框的使用,此外小框型,细中杆也对减小风阻起到了效果。

由于影响挥重的因素很多,而现在的测试方法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得出的数据仅有参考价值,想知道实际效果还要上手试试才行。本文只是分析挥重的影响因素,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取舍就要看各位球友自己的了。

点赞
这些小伙伴都在分享
快来分享吧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