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球,我的路我的梦(第二十七章朱子原创)

朱子
03月14日 09:17 0 8829

第二十七章  量的积累 质的突破 

 


为了水平的提高,在经过了周末集训及实战一年后,我再次到了这个城市的不同球会、俱乐部去参加活动、交流,因为瑾和毅教练都说,跟不同的人交手会有更多的进步。


瑾的观点是:如果你每次到外面交流打球,都能遇到1个高手或者说很有特点的球友,你就从他身上学习,交流多了,久而久之,你学习到的东西就会很多了,再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完美。 毅教练的观点倒是有一点不同:他让我也不用急着去外面寻找高强度的对抗,打铁需要自身硬,先把自己基础练好了,练扎实了,并且在公司球馆多实践,虽然是跟熟悉的人打,那也是磨练基础的过程。或许因为毅教练是专业的吧,他对基础的要求更加高,对能力要求也是很高,让我提升到一定高度再出去打交流。 


为此,我综合了两位教练的意见,在公司训练以及对抗了一年后才到外面的球会参加活动。算了一算,我跟瑾练球练了有一年,休息暂停了一年,复出后,又训练加实战了一年,也有两年多的球龄了,我的计划就是再外面的各种球会再混上一年,然后思考出自己的打法,打磨自己的风格。 当我把这个想法说给瑾和毅教练听时,他们两个人又是笑而不语,每次都是这样,唉,看来又需要我自己去实践,去领悟了。 


因为不同球会的球友们的水平参差不齐,我这种水平的在一般球会里面可以算得上是中等偏上,球会也是大家都在打双打,趣味相投的搭档不容易遇到,球技水平相当的也是不容易遇到的,如果双方实力均衡,打起来都是多拍相持,并且不断商量讨论战术的,这种情况实在是太少了(而一般这种情况却又最锻炼人,也最能使人提高)。 


当然,在不同的球会参加羽球交流也是有利有弊的,好处就是:多跟不同风格的选手对抗,增加见识,类似于人生多出去旅行,多接触不同圈子的人一样,增加阅历,以后打正式比赛时,因为见的场面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也就不怕了;弊端就是:因为我是师从一位半专业教练和一位专业教练的,算是“科班”出身,双打的跑位也比较正规,如接杀挡网必是随球上网跟进,后场交给搭档,如果是挑球则是分边防守,一人守一半的场地,我在后方杀球时,则会要求搭档在前面帮我封网,这样问题就出来了,大部分球友是没跟过教练的啊,都是凭着感觉打,所以他们跟不同的搭档打都会打不同的风格,不稳定,状态时好时差,跟我这种“科班”出身的更加配合不来,有些会苦着脸说:臣妾做不到啊!


有些球友更觉得,我来打球为什么要听你的建议,你又不是专业教练,一脸的不爽,打完一局直接不与我搭配了,而且跟两位教练学习到的一是无法实践加强,二是毫无用武之地…… 


但是在2014年的断断续续的一年中,我也是参加了不少的球会交流活动的,见识了各种风格的选手,增加了阅历。按照“异类”一万小时定律的话,我粗略算了一下,周末两天集训,每天3小时,合计有6小时;平时工作日晚上3至4天都打球,平均每次2小时,合计有8小时,一年下来投入在羽毛球活动上的时间也才730小时,算上之前跟瑾训练的一年,就总共有1460个小时,就是一万小时的14.6%,那也算是小有所成了。


 这一年,与以前纯训练的一年有点不一样,我更加积极主动了,以前是被“训练”的,现在是主动训练的,主动去实践,去求突破的,由于这一年量的积累,我的羽球技术也有了质的突破,终于从菜鸟之中脱颖而出,在周末的实战对抗中,从每次的被动打球,渐渐地变成了主动打球,而分给我的搭档,也开始了从强到弱。 也是由于搭档的分配,让我的羽球生涯得到了二次腾飞,并且有一天达到了“开窍”的状态……


大家有问题的可以在文章下方评论,我会抽时间回复的,谢谢大家支持:)

《羽球,我的路 我的梦》合辑

点赞
这些小伙伴都在分享
快来分享吧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