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有着二十年球龄的中年大叔羽毛球爱好者,由衷的希望世界羽毛球越办越好,羽毛球比赛越来越精彩。但是很多羽毛球的事情让人失望。今天,发帖希望喜欢羽毛球的朋友们看到,顶起,让真正热爱羽毛球的专业人士去做好羽毛球的事情。
当在2023年4月20日世界羽联宣布继续禁止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运动员和官员参加任何世界羽联批准的国际锦标赛。而在2023 年 5 月 29 日世界羽联又讨论允许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运动员以个人中立运动员身份参加 BWF 认可的比赛的可能性。我彻底愤怒了,俄罗斯白俄罗斯羽毛球运动员正常参加比赛怎么了?这就是体育有史以来一直所倡导的体育无国界,体育无政治吗。当要求运动员以个人身份参加比赛,就意味着运动员就是个黑户,这完全就是对运动员的最基本****的侮辱,如果他以个人身份参加,那就意味着对自己国家的背叛,那么他就要受到来自自己国家的各方面的压力,这对运动员公平吗。
而当世界羽联发出这样的声音之后,所有羽毛球界以及体育界竟然选择集体沉默,这就是我们的体育精神吗?
而反观世界羽联这些年的种种行为,不仅没有将羽毛球竞技水平提高,羽毛球运动更加普及,反而使羽毛球发展越来越差。
1.赛制上,世界羽联规定为保证精彩程度运动员必须参加一定级别的比赛。然而,密集的赛制使得运动员奔波与各国各洲参加比赛,身体却得不到合理的休息与调整,而导致运动员不得不利用身体不适等借口不参加比赛。
2.奖金上,羽毛球奖金是诸多运动最少的一种。而除了少数排名高的运动员,奖金相对高点,当网球任何一项四大满贯的冠军就抵得上羽毛球最高奖金的十倍,更多的羽毛球运动员参加比赛疲于奔命,换来的却是连机票钱都不够,羽毛球运动员如何能专心提高竞技水平,如何有底气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去选择自己的教练。再多的热爱却换不来一个基本的温饱,羽毛球专业运动员还能如何坚持下去呢?众所周知,羽毛球运动员的职业周期不会太长,没有巅峰期相对高点的奖金收入,等到受伤或高龄退役后,连开个球馆当个教练的基本条件都没有,怎么生存?这就使得专业羽毛球运动员只能依附于国家队,不是在这个集体中有利于训练提高竞技水平,而是羽毛球太穷了,只能依附于国家队,为了那点微薄的补贴,和节省训练的费用。
如果在面对走专业羽毛球这条路时,不得不做好视死如归破釜沉舟的准备,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谁会选择羽毛球?
3.规则上,从15分制到21分制再到未来可能的11分制,完全就是压缩比赛时间加快比赛节奏。而网球动则一场比赛五局三胜制几个小时,这么长的时间难道不影响其发展吗?关键还是看是否有利于提高运动的竞技性与观赏性。比赛不好看,半个小时都嫌多,而比赛好看,几个小时都不嫌多。
建议推行11分制五局制,充分保障球员的体能与比赛精彩程度。
4.用球上,发球不能过腰,现在发球裁判的判定标准不一,往往打乱了正常比赛节奏,建议改为不过网高即可,只要发球羽毛球有上弧线到网边再有下弧线的过程,就与不过腰发球具备相同的效果。
比赛用球完全没有一根羽毛受损,却要求换球,被用来破坏比赛节奏。却不能明确约定。
5.裁判上,一个个中年大叔们,建议学习网球主裁判,穿着时尚点,且主裁判给与现场的话筒,及时将现场裁定信息传递给所有人。如果需要给现场的观众提醒也可以及时传递。建议羽毛球的边裁辅裁,而不能像网球一样,让更多的年轻人,给羽毛球带来更多的年轻人团队,一个个球童就是羽毛球一个个未来的希望与种子,培养羽毛球未来更多受众群体。
6.观众上,将现场观众置于几十米开外的完全处于黑暗中看台上,建议现场近距离的观赏与互动吗,羽毛球的观众也需要一个露脸的镜头。
7.出汗上,地上可能有或没有一滴汗却要求擦地。擦地、擦汗等行为存在故意破坏羽毛球比赛节奏的行为,影响了羽毛球的观赏性与连续性,缺乏合理的裁定制度?申请鹰眼挑战有3-5秒的等待时间,用来擦汗和调整比赛是合理的行为。多拍后擦汗,合理的身体机需要调整是应该的,需要明确的制度约定。
而关于比赛汗多,可以通过头带、腕带、束腿带、紧身裤等自我选择确保汗水不影响场地的打滑,通过中场和场间以及倒地临时擦汗,完全可以将人为性的擦汗影响比赛的行为降低到最小,并且将汗水可能引起的打滑降低到最低。
8创新上,推出户外羽毛球,有任何的进展吗?羽毛球运动适合风大的户外吗。而加快羽毛球的研发,尽快推出人工羽毛取代鹅毛鸭毛,推出打不坏的人工羽毛球,才是羽毛球运动确保比赛的连续性的关键。
而如何通过球馆合理设计减少比赛球馆风向的影响,才能尽量减少非场内因素影响。
我只是一个羽毛球爱好者而已,看到的羽毛球仅仅一孔之偏见,作为真正喜欢羽毛球的专业人士会看到更多看得更远。希望大家将此内心的呼吁顶上去,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让具备羽毛球影响力的人看到,让羽毛球这项运动发展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