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遇到能跳杀的绝佳机会时,我都幻想着自己丹神附体,迷妹们在场外为我呐喊尖叫,球友们夸张得张大嘴巴惊叹于我的跳杀技术……但沉闷的击球声和落在网前的羽毛球,提醒我装逼失败……是什么让一个打了四五年羽毛球的帅气青年一次次在杀球面前低下了高贵的头颅?是技术不过关还是妹子们的尖叫声不够大?不!是你还没改掉这四个坏习惯!!!
一、击球点没有选好
如果你的击球点靠前杀球容易下网;击球点靠后则不便于发力或将杀球机会变成了击高远球。
对策:每个人的最佳击球点由于身高臂长不一样,击球点也会变化。但一般来说,这个击球点一定是在额头的正前方引拍击球,要尽可能的抢高点。但在抢击球点的同时,很多人的步法跟不上,导致击球不舒服或用不上力,所以大家一定要加强步伐练习,别偷懒。而初学者的步法则可以先使用并步移动,眼睛一直瞄准球头并步后退找感觉击球。
二、握拍太紧
杀球前情绪不要过分激动紧张,这样容易导致握拍过紧,动作僵硬,影响动作的突变型,使技术结构走了样,甚至把球杀到了自己脚下。
对策:杀球前握拍一定要放松,手心和拍柄之间要有缝隙,这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先放松才能用得出力量杀球,否则如果握拍一直很紧的话手腕的力量就肯定使不出来了。要在杀球的瞬间握紧拍子使劲杀球。
三、拍面角度不正
当我们杀球的角度刚好为拍面和球侧面平衡相撞时,杀出来的球就会干脆有力,如果杀球声音沉闷,大概率是拍面不正的原因,而非拍子的问题。
对策:拍面不正可能是你在击球时手没有内旋。要改变自己切球的办法,击球的时候试着把手腕向外翻压一点,拍面就纠正过来了。
四、发力方式错误
明明使了很大的力气,杀球却依然看起来疲软无力?杀球是来自腰部上盘和下盘的反作用力,身体像上了的发条,紧紧拧在一起,蓄满了力量。当下盘跳起蹬腿,大腿腰腹胸大臂小臂手腕手指,形成一次完整的发力!而大部分球友杀球方式完全靠的是手臂发力,所以一般只能做到点杀,而非重杀。
对策:杀球前身体后仰,基本成弓型,这样使你用上全身所有的力量,相当于蓄力;发力的时候,是通过腰腹肌把自己往下压,将会产生强大的爆发力。通俗点说,就是一个由“挺腹”到“收腹”的过程。
当然,杀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毕竟人家专业运动员傅海峰当年练习杀球之前,也是足足花了2个月练习空挥拍规范动作。何况是作为业余选手的我们呢?在熟悉掌握规范动作后,平时可以多球练习杀球,练习时最好结合步伐进行杀球,切记在赛场上更不要为了杀球反倒给对方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