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握拍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技巧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其正确的握拍方式,是通往成功最重要的第一步。
握拍可分为击球前的基础握拍、发力击球时的握拍转换和击球后的握拍归零。基础握拍是其他转换握拍的基础,握拍转换是以基础握拍为基础进行的握拍变化,如:发力击球、特殊球的处理都可称之为握拍转换。归零握拍是握拍转换后再回到初始位置上,目的是能根据来球快速反应,便于应对和回击不同线路的球。总的来说,羽毛球运动中握拍有以下五种状态,以基础握拍为中心,分为正手和反手握拍,正反手握拍又可分为主动击球握拍和网前被动击球握拍。各状态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0所示。
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很多人以为基础握拍的状态就是正手击球的握法,这是不对的,正手发力击球的一瞬间,手指紧握球拍内旋发力挥拍击球。
球拍形如手臂,可以看作是手臂的延伸。握拍是球拍与身体的连接形式,是我们击球直接而基础的技术动作。握拍方式如同我们的关节,如果我们的关节出了问题,其活动范围(幅度和角度),灵活性以及力量的贯通传递等都会受到影响和限制。因此,握拍是我们学习羽毛球首先需要掌握的第一个基本技术。详见下图 (以下握拍动作均以右手持拍为例) :
图1-1 球拍形同手臂,是手臂的延伸。
规范合理的握拍,才能实现击球动作的一致性和突变性。受人体骨骼关节活动范围的限制,握拍方式和手指发力技巧在击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错误的握拍,不能灵活应对球路多变性的要求,因此,握拍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以达到有利发力,有利控球,有利回击不同线路,有利击球动作的一致性和突变性的基本要求。
详见图1-2、图1-3:
图1-2 规范的正反手基础握拍
图1-3 常见错误的握拍方式
注:以上错误点在于握拍采用了攥的方式未做到掌心空、虎口空;拇指未放在拍柄大宽面上;后三指之间未保持一定间隙;食指未自然放在宽面上。
1)正手握拍方式
正手握拍手型与两人面对面握手问好的方式类似,将拇指自然放在拍柄的大宽面,比食指的位置要低,掌心空、虎口空,前三指保持一定间隙,后两指并拢紧扣拍柄末端,拇指、食指控制拍面旋转的角度和方向,是控制击球球路、弧线、精准落点的关键。握拍力度以指尖微微发白为最佳。
详见下图:
图1-4 正手握拍(虎口空、掌心空
图1-5 握拍力度以指尖微微发白为最佳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