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对抗中,装备与技战术的排序是什么?

塔蒙
01月06日 08:03 0 10949

昨天赢得热血沸腾,今天输得心灰意冷,


 

去俱乐部打球,对手并不厉害,但是打得很不顺利,因为自己的失误特多。原因有点儿说不清楚,好像不是体能造成的,也不是技术,也不是双打配合的问题,挺好的机会球,能扣的扣在球拍边框上;能平抽的自己也没有展现实力,能变线的打出界,能轻吊的不过网……

总之,

在自己特别想表现的时候,表现很差。

尤其是昨天大比分赢了球友之后,今天特想“如法炮制”一下。昨天的赢球让自己信心爆棚,觉得往日的汗水都没有白流,觉得所有的跑跳、挥拍、击球都没有白费,觉得体能和实力都强大了很多,很想再去重复这种获胜的喜悦,但是,急切之中手不听使唤。

心态,这个问题开始出现了。

很多道理我都懂,但是做不到,“平常心”就是其中一种。

打球就是想获胜,

获胜不是能让体内的多巴胺产量增加吗?

不是能让心情愉悦吗?

不是能让人更陶醉于打羽毛球吗?

……

但是获胜的渴望却能左右人的技术展现程度。对抗中,羽毛球这种徒手操作的技艺的发挥程度受心理因素左右,影响它的熟练度和表现力。大到国际赛场,小到学生的一个日常测验,人们的“真实水平”有时就像一个捉摸不定的变量,根据具体外在场景的不同而随机变化。


中国古人讲的内修外练,就是追求一种内心平和中真正发挥(超水平发挥)的状态。

在实力不相上下的竞技中,技术水准确实不是第一要素!

人的心态最重要,其次是应用技术的实战能力,然后才是技术水平,最后是装备。庖丁解牛时说的“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就是这个意思:“道”是决定你实力发挥的一种观念和价值取向,在这种不变的高水准的观念和价值取向中,一个人的真实水平才有可能稳定发挥,甚至超水平发挥。

大到战争,小到业余赛场,都是这个道理。

古往今来的各种对抗和博弈中,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事例不胜枚举,最终的胜利者,拥有的是观念和价值取向上的优势,绝非材料、装备、武器上的优势。朝鲜战争就是铁铮铮的事实。拥有*原子*弹**的美国和会打手榴弹的中国,在武器装备的对比上实力悬殊,但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不是装备。

羽毛球同理。

实力相差无几的前提下,装备、技术、体育观念,这三者中致使最终取胜的是观念,是道;然后是战术、技术;最次要的才是装备。

“太想赢了”的时候,往往不能如愿。

我的输球,目前停留在技术水平较低和心理素质不强的层面。


从俱乐部出来,灰溜溜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落日的余晖把我的身影投射在人行道上,莫名其妙地想起一句诗词: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入夜,写了一首“浪淘沙”,表达一下打羽毛球的种种感受:

 

浸染墨毫长,

行走彷徨。

衣衫渐紧步匆忙。

跳跃唏嘘频率短,体重超常。

掷笔羽球旁,

汗雨飘扬。

身姿起坐侍坚强。

换盏推杯天色晓,赛场锋芒。


点赞
这些小伙伴都在分享
快来分享吧
收藏